企業競爭之間的關鍵要素就是企業產品或服務之間的競爭,在盛行輕資產專業分包的今天,就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即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梢妼陶J證及其素質十分重要。做好供應商全流程管理不僅是對供應鏈的保障同時也是對內提高工作效率的優解。
礪學企業流程管理信息化建設隊伍通過對供應商管理過程的梳理和歸集,建立從“潛在供應商選擇評審”到“供應商庫的建立”再到“供應商合同及報表”的全過程管控體系。
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礪學供應商管理平臺
礪學供應商管理平臺是礪學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下針對有供應商管理特別需求的企業定制的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統。除供應商管理的全過程模塊,該系統還可實現人力管理、企業資料管理等基本企業運營管理需求。
此次本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供應商管理平臺,分別是: 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內部OA協同管理)和供應商資料管理與考核。
事務性流程全掌控,重構管理新視閾
前期建設時期通過與企業管理層的溝通與討論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和歸納,為涉及供應商管理過程中各個節點的相關人員設置相關權限,以及常規工作安排表單,以實現流程電子化管控。
同時,為相關工作人員開放通知公告、規章制度發布的窗口。提供企業內部透明化溝通平臺。通過信息的有效傳達,讓處于每個節點的人各司其職、各行其責,從而提升內部工作執行效率。
對供應商認證以及物料供應的認證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因此,對選擇、考核與評估供應商的全過程使用電子化數據監控與評測可有效提高供應商質量。
TO 基層員工:
通過過對業務流程的梳理和歸納,讓涉及供應商管理過程中各個節點的相關人員能夠清楚的知道。在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事情,匯報什么內容,提交什么子流程。
TO 決策者:
通過各種自定義標簽可在供應商資料庫中進行篩選、通過供應商多維度排名與分析,實時提供決策依據。
通過對供應商的資料管理與審核建立供應商資源庫。幫助采購人員通過量化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潛在供應商。
供應商評估,監管與預判雙維提升
供應商認證評估是供應鏈管理中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工作之一。其中基礎認證和體系認證的標準化程度尤其高。建立多維度且標準化的評估標準十分重要。
靈活定義供應商考核因素,綜合客觀評價供應商;根據考核標準管理供應商等級。提高供應商管理質量,規避風險。
除供應商單次評價外,系統還支持供應商年度評價、供應商續約預警和供應商資質預警。多維度跟蹤式評估有效保障評估質量。
模塊化管理,打破跨部門溝通壁壘
作為供應商管理的延伸,系統還添加了合同管理與項目管理模塊。作為整個供應商管理流程的細節補充,進一步提升使用感。
通過系統集成,可及時查看合同名稱、合同編號、合同簽訂日期、合同結束日期、執行進度、付款進度、開票記錄等。減少溝通成本,達到各部門間的高效協同。完成供應商合同執行情況同步。
通過對采購及檔案進行歸檔管理,有效跟蹤項目相關人員、財務、物料、物流等全過程的跟蹤監控,避免因人員流失等問題造成的項目中斷或停滯。各相關節點的工作人員可做到有據可依,出現問題時可通過歷史材料排除并解決問題。
與外部系統兼容,財務與業務全打通
實現付款合同與并賬系統和財務系統的對接,實現各系統的協同聯動。
在采購申請時關聯預算信息,系統會自動判斷是否超出預算,超出時則提交單獨的預算超限審批說明。在預算范圍內的方可通過。
平臺亮點提煉:
實現供應商從引入->潛在->正式->退出全過程規劃化的管理。
通過供應商評價、供應商管控幫助企業做最佳采購決策。
通過供應商檔案的完整錄入、多維度標簽的快速查閱,有利于企業對供應商管理工作的有效監管。
通過與預算系統協同,采購申請時進行采購預算的控制,在預算范圍內采購。
與NC系統的集成,實現從供應商維度查看合同的執行情況。
數據價值:
實現與其他系統集成完成信息的互融互聯、及時傳遞、高效協同。
完成主數據同步:
通過系統集成,供應商、物料等主數據在一個系統維護,可供多個系統共用,節約主數據的維護成本,提升各系統的一致性和集成性;便于后期戰略規劃。
完成數據智能分析:
通過系統集成,可集成各系統間的數據,統一進行決策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整體性的數據支撐。
結語
供應商管理只是企業產供銷管理的一部分。同時,任何一個企業的管理流程體系都不可能是單一流線型的。流程問題是企業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當團隊人數較少時,問題還不會很明顯。但是隨著團隊規模逐漸擴大,由于企業缺乏清晰的工作流程就會導致問題凸顯,比如責權不清晰、業務線繁瑣等,此時企業需要開始明確企業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借助一套完善的流程管理軟件可幫助企業有效解決有關問題。